嘉義縣民雄鄉福樂國小成立全縣第一個多元文物館,展示東南亞文物,並將訓練小學生成為導覽人員。文物館的推手是福樂的家長會長范太霞,她是全台第一個新住民家長會長。副縣長吳芳銘期待文物館還能造福社區和鄰近學校,立委林麗蟬先前協助訓練新住民媽媽們講故事,未來還要培訓新住民和第二代專業人才。
新住民媽媽介紹文物館收藏,民眾探奇為何要放著台灣很常見的檳榔模型,原來檳榔和越南重視「我們都是一家人」的傳統有關,范太霞說,相傳古早有雙胞胎兄弟同時愛上1名女生,女子嫁給哥哥,弟弟傷心離家,在河邊死掉化成白石,哥哥和太太一起去找,先後死亡,他們分別在白石旁,另化成檳榔樹和荖葉,象徵家人的重要。
檳榔在越南是重要的禮物,婚禮或喪禮等重要活動,都要帶檳榔送禮。不過新住民姐妹提到,越南只有7、80歲、90歲的老人家吃檳榔,可能和越南在一些場所禁吃檳榔,檳榔也成為老人家閒聊的媒介,越南的檳榔比較大顆,外皮也較粗,老人家要先在檳榔去皮,再分切,沾白灰和荖葉一起吃。

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